top of page
搜尋

【獅墨書訊第104期】民族主義:兩位學術巨人的對話


【最新到貨:新鮮滾熱辣上架】

椰殼碗外的人生

Benedict Anderson|李宛蓉 譯|時報出版

ISBN:9786263967397|HKD$133

 

歷史孕育民族主義,同樣孕育民族主義大師。Benedict Anderson嘅《想象的共同體》係當今民族主義研究最重要嘅著作(應該都可以唔洗加「之一」)。佢提出所謂「民族」其實都係我哋想象出嚟嘅連結,畢竟呢個「民族」裡面九成九嘅成員我哋係畢生都唔會有機會接觸到,咁點解我哋會覺得彼此都屬於同一個群體?答案就係印刷媒體嘅出現,令到同一個國家裡面嘅陌生人都可以同步咁交流同接收一樣嘅資訊,並產生文化、歷史、語言等方面嘅連結。

 

須知道,本來主流嘅民族主義論述係「原生論」,即係覺得民族係自然形成,同「自古以來」。咁係咩環境令Benedict Anderson可以諗出咁新穎(當時嚟講)嘅理論?Benedict Anderson原本喺愛爾蘭同英格蘭混血家庭長大,但父親喺中國海關做官,佢就喺雲南出生,然後年幼時輾轉移民美國同愛爾蘭,最後喺英、美讀書受教育。佢最初嘅研究集中喺印尼嘅民族主義同解殖鬥爭,後來更因為揭發六十年代印尼政府以反共名義屠殺異見者而被印尼驅逐,後來就開始研究民族主義理論。

 

而Benedict Anderson對民族主義嘅見解,好可能都係嚟自於佢自己輾轉流離唔同國家成長嘅經歷,以及佢所身處嘅大時代變遷——一歲果陣中日戰爭爆發、五歲太平洋戰爭開打、讀緊大學果陣係蘇彝士運河危機、去美國讀博果年馬來西亞獨立、歐洲經濟共同體簽約成立,到博士畢業果年,文革、印尼政變、越戰都已經如火如荼。大戰記憶、解殖浪潮,以及冷戰氛圍都係佢成長同求學階段嘅重要元素,喺咁樣嘅背景之下,對民族主義有個人獨特嘅見解,好似亦可以理解了。



💡Benedict Anderson擁有愛爾蘭血統,不過,一方面家族有成員長期參與愛爾蘭革命,但因為佢哋唔係天主教徒,亦常年被排拒於愛爾蘭主流社會之外。

【店長精選:唔好果本唔敢揀】

霍布斯邦論民族主義:被發明的傳統與全球化下的險境

Eric J. Hobsbawm|馮奕達、黃中憲 譯|麥田出版

ISBN:9786263105096|HKD$207

 

Eric Hobsbawm 比Benedict Anderson年長三十年左右,因為英國殖民網絡嘅緣故,喺埃及生於波蘭同奧地利猶太人混血嘅家庭,輾轉喺維也納同柏林成長,最後定居英國,經歷過一戰、打過二戰,逃離過納粹黨壓迫,又加入過英國共產黨,亦因此喺冷戰期間升遷遭逢阻滯。

 

某程度上,Eric Hobsbawn同Benedict Anderson嘅背景都有點相似——喺混血家庭同殖民地網絡裡面出生,成長時期經歷戰爭同政治動盪,又經常喺唔同國家之間遷徙,見證冷戰嘅降臨同殖民帝國嘅分崩離析。而兩者亦都同樣認為「民族」係社會建構嘅產物,而唔係自有永有嘅存在。Eric Hobsbawn嘅名作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中譯《被發明的傳統》)就係講緊唔同嘅民族國家點樣自行想象同創造一個「傳統」,然後用嚟塑造國族認同。

 

而呢本On Nationalism,就係Eric Hobsbawn自己對民族主義更細緻嘅分析同解讀,包括民族主義喺「漫長的十九世紀」由法國大革命嘅後遺之中被創造,最終去到德國同意大利嘅統一建國與擴張。但同Benedict Anderson唔同嘅係,Eric Hobsbawn始終反對民族主義,覺得民族主義係非理性同由人工建立嘅幻象,並且會為日益國際化嘅世界帶嚟延綿不絕嘅壓迫同衝突,亦不符左翼理想中嘅世界大同。



💡Hobsbawm嘅自傳裡面有提到,大學果陣佢係頗唔顯眼嘅學生,因為佢既唔鍾意做運動,又成日摺圖書館,仲要「ferociously ugly」,點估到以後會成為大師。


此篇書訊刊於每週一發出的獅墨書訊,歡迎免費訂閱

 
 
 

Comments


點擊以下 Google 廣告,可以為書店帶來更多收入,多謝你的支持!

閱讀俱樂部實體店​

深水埗大南街203號閣樓|星期三至日 14:30 - 18:00

  • alt.text.label.Instagram
  • alt.text.label.Facebook

©2025 獅墨書店 Lion's Ink Bookstore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