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獅墨書訊第44期】街角地景:從最不起眼的舊樓到最珍貴的文化瑰寶


【最新到貨:新鮮滾熱辣上架】

尋蹤覓蹟:香港唐樓故事 

陳國豪|中華書局 

ISBN:9789888860494|HKD$128 

 

其實唐樓有幾「唐」?唐樓顧名思義,就係唐人住嘅樓,係「華人」嘅居所。不過,華人歸華人,如果無英國喺香港建立殖民地,唐樓可能就唔會喺香港出現。事關唐樓就係因城市而生嘅建築物,未有殖民地之前,香港嘅只有各種形制嘅村屋。 

 

但係,始終喺香港經歷咗百幾年嘅發展,唐樓其實都有好多唔同嘅變化。第一代唐樓用青磚建造,有好多木結構同瓦片屋頂,其實亦都有好多古代建築嘅影子;1903年,社會由鼠疫陰霾之中漸漸恢復過來之後,政府決定整頓唐樓規格,保證環境衛生,因此催生第二代唐樓,空間寬敞得多,而且石屎開始出現,設計上亦都開始有騎樓;1935年嘅《建築物條例》,則係第三代唐樓嘅開端,石屎基本上取代咗木同瓦,各式各樣嘅建築風格開始匯聚喺同一棟建築物身上,包括現代主義、新古典、Art Deco等等可能好多人都聽過但又講唔出其實係咩嘅東西;到咗戰後,隨住人口暴增同建築技術進步,政府放寬建築物高度限制,唐樓就開始不限於三、四層,以向五、六層嘅高度進發。 

 

但除咗建築風格之外,唐樓嘅變化,同時亦都反映緊香港嘅歷史進程。由第一代到第四代唐樓,每個階段之間嘅演進,其實政府嘅建築規定都係好重要嘅轉捩點之一。換句話講,就係政府因為時勢所制定嘅政策,塑造咗果個時代嘅城市景觀。另一方面,唐樓嘅住客亦都不斷轉變緊——住喺第一、二代唐樓嘅,好多係開埠初期隻身來港嘅勞工租住劏房;第三代唐樓比較多花款(例如太子道西唐樓群、雷生春等等),顯然就係中產階級先能夠負擔;第四代呢,因應人口結構嘅變化,又變返市井少少咁。到咗而家,唐樓嘅形象又好兩極化,一係就又殘又舊唔好住,最好快啲重建;一係就覺得係文化瑰寶,必須保育。 



💡唐樓曾幾何時都可以係「摩登」嘅代名詞,例如係太子道西190號嘅戰前唐樓,係由比利時嘅建築公司操刀設計,果陣係相當現代前衛嘅建築物,連大廈名都叫「摩登公寓」。

 

【店長精選:唔好果本唔敢揀】

香港騎樓 

林蔓莉、王新源|中華書局 

ISBN:9789888809745|HKD$138 

 

如果要仔細咁講唐樓嘅建築特色,「騎樓」又係一個難以迴避嘅主題。騎樓指嘅係唐樓上層延伸到馬路邊嘅部分,通常由兩條大柱棟落地支撐。香港常見嘅騎樓,又稱為「廣州式騎樓」,除咗香港之外,廣州亦都好常見。不過,「廣州式騎樓」嘅起源其實眾說紛紜,有人認為係廣州先出現,然後傳入香港,亦都有人認為其實騎樓首先喺香港出現,之後先傳入廣州。 

 

而騎樓其實又唔係只有香港同廣州嘅唐樓先出現,喺亞洲好多唔同地方都有,例如係中國沿海城市嘅舊區、馬來西亞同新加坡嘅店屋,都仍然有騎樓。臺灣甚至有法律規定某啲地段嘅建築物一定要有騎樓設計,以代替行人路。但係呢啲地方嘅騎樓,又同香港見到嘅好唔同。 

 

但無論如何,騎樓點都係戰前同戰後初期香港城市面貌嘅一個好重要特徵。成排嘅騎樓,為當時嘅人遮風擋雨,又為建築本身拓展空間。亦都因為如此,喺討論保留戰前唐樓嘅時候,如果只能保留單幢唐樓,其實係相當可惜,因為只有一幢嘅話,能夠再觀察嘅就只有建築物本身,而就唔能夠完整呈現街道嘅空間。成排唐樓都可以留住嘅話,「騎樓下行人」嘅城市生活經驗先能夠被保存落嚟。 



💡雖然普遍覺得「廣州式騎樓」想當然來自廣州,但亦都有人指出其實香港早喺十九世紀末已經有騎樓,例如1888年建成嘅灣仔和昌大押,比二十世紀初先有騎樓嘅廣州要早得多。


此篇書訊刊於每週一發出的獅墨書訊,歡迎免費訂閱

0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