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到貨:新鮮滾熱辣上架】
歷史如何教?從閱讀到探究
林慈淑|三民出版
ISBN:9789571476407|HKD$143
嚟到二十一世紀,歷史都仍然係以文字為本嘅學問。點解歷史書本本都咁厚,點解全部都係密密麻麻嘅字,因為要清楚解釋一個歷史現象、講述一個歷史事件、探討一個歷史時代,都一定需要好多篇幅去交代時代背景同社會環境點樣影響事件嘅發生。一旦脫離脈絡,歷史論述就會變得空洞,亦都會多咗好多任意詮釋嘅空間。呢件事亦都體現喺歷史教育上面:如果因為課時不足或程度嘅緣故教科書上面嘅論述或者老師嘅講解太過簡略,好容易就會令歷史課變得非常沉悶,事關我哋會無可避免地拎走咗最有趣嘅時空脈絡同因果關係,最後就剩低必須死記爛背嘅名詞同年份。
咁問題就嚟喇:喺大家都無咁好耐性睇咁多字嘅年代,尤其係學生每日都接觸大量新嘅資訊同知識,根本無咁多精力大量閱讀嘅時候,歷史仲可以點樣教?如果我哋將歷史教育嘅方式徹底改變,唔再花大量嘅時間將基礎歷史知識夾硬塞入學生個腦入面,而係引導學生自己做探究,自己諗問題,然後透過整理資料,自己搵出答案。對好多人嚟講,睇到呢度可能已經覺得一早就應該係咁做啦,係啲官太迂腐先唔咁做之嘛。不過諗深一層,咁樣嘅方法做落手可能又有問題。例如係,對程度比較弱嘅學生嚟講,缺乏基本知識嘅情況下叫佢自己搵題目做研究,會唔會太吃力?又或者,咁樣嘅探究方式會唔會太講求學生嘅自主意志,導致一啲仍然對歷史唔敢興趣嘅學生,更加不為所動?
💡臺灣早幾年開始歷史教育嘅改革,推出「108課綱」,其中最大嘅改變之一就係希望引入「探究與實作」嘅教學方式。幾年過去,喺臺灣嘅教育界都有相當兩極嘅反應,呢種新嘅做法到底會唔會成功,仍然有待觀察。
【店長精選:唔好果本唔敢揀】
歷史思考大未來:勾勒歷史教學的藍圖
山姆.溫伯格|林慈淑、蕭憶梅、蔡蔚群、劉唐芬
三民|ISBN:9789571467733|HKD$183
相比起《歷史如何教》,呢本《歷史思考大未來》討論嘅係更加宏觀嘅問題,就係「究竟歷史科有啲咩存在意義?」呢度唔係講緊「歷史有咩意義」,係兩個問題嚟。「歷史科有咩意義」更加側重喺校園嘅環境入面,究竟中學生應該要知道啲咩歷史?又應該要知道得幾深入?我哋應該為咗培養一個良好公民,透過歷史教更多價值觀同思考方法;定係為咗培養文化素養,教多啲本國歷史同文化內涵?
喺學校嘅環境底下思考歷史,有好多需要考慮嘅部分。中小學教科書入面嘅歷史,必然都會比起學術界嘅最新研究,落後三五七年甚至幾十年(例如而家啲教科書仲教緊慈禧太后挪用海軍軍費),呢部分可以點解決?歷史科只係學生要讀嘅咁多科目入面其中一個,甚至唔可能係最重要嘅一個,起碼學生一定放多啲時間喺中英數身上先,咁歷史課嘅教學,係同其他學科呈現互補嘅關係,定係會有重疊嘅部分而互相競爭學生嘅精力?
再諗闊少少,歷史教育對於整個社會嚟講,應該擔當一個點樣嘅角色,應該要具備點樣嘅功能?除咗上文講過嘅「思辨能力及價值觀」同「歷史文化修養」嘅爭辯之外,喺歷史課入面要點樣處理身份認同嘅問題?要點樣呈現歷史記憶俾學生(尤其係慘痛嘅歷史傷痕)?如果社會開始出現同教科書完全唔同嘅歷史論述,咁老師應該點樣解釋俾學生聽?
💡好多喺教科書入面普遍存在嘅說法,其實都相當過時。就好似大家都學過嘅「宋朝積弱,重文輕武」,現今學界主流共識都已經拋棄呢個講法,認為宋朝能夠抵擋蒙古幾十年,其實都已經係相當強大嘅表現。
此篇書訊刊於每週一發出的獅墨書訊,歡迎免費訂閱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