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默泉、余寶茵、唐冠聰、劉德欣、李挽靈、麥穗、鄒頌華、馮靜雯
- 出版社:毫末書社
- 出版年份:20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
博物館展示的一切,總是那麼井然有序、條理分明,但若揭開它們的「面子」,會發現裡面有策展者的取捨考量、隱伏的意識型態、潛藏的忌諱⋯⋯香港向來不缺閃令令的旅遊指南,但似乎還沒有一本探討博物館「裡子」的逛館「指南」。這本書試圖填補真空,分享八個博物館為的逛館心法。
八個博物館迷,就有八種閱讀博物館的態度!有人喜歡藉博物館感受歷史的變幻莫測,有人以鑑賞博物館的重寫與修飾能力為樂,有人從展品標籤讀出人類進步的痕跡,也有人就是鍾愛博物館的豐盛。《不是博物館指南 This is Not a Bling Bling Museum Guidebook》帶領讀者遊走於倫敦、牛津、柏林、阿姆斯特丹、臺北、高雄、京都、香港等地的博物館與歷史遺跡,探索博物館的底蘊。這是一本適合放進旅行喼、在旅途中慢讀細嚼的深度旅遊讀物。
*書中提及的博物館包括:倫敦邱吉爾二戰作戰室.倫敦國家海事博物館.阿姆斯特丹荷蘭國立博物館.達豪集中營遺址.柏林歐洲被害猶太人紀念碑.臺北景美人權園區.南投縣餘生紀念館.滋賀縣佐川美術館等等
---------------
作者簡介
默泉
香港寫作人,毫末書社創作總監。旅行時最愛探索書店、街市和博物館,閱館無數後,決心出版一本絕不教人打卡的博物館指南。
鄒頌華
平時寫字、撚貓、探廢墟、行墳場。曾為「BBC中文網」專欄作者,寫過十年《Lonely Planet》旅遊指南。修習瑜伽、茶道和花道。
唐冠聰
在香港最後的職業是廣告創作總監,寫過無數文案推人消費,例外是製作了「贏咗場交 輸咗個家」那條片。2020年到英國讀人類學與博物館學碩士,望以新移民身份在西方博物館找到可能性。
李挽靈
文字及藝術工作者,現駐香港及柏林。除藝文項目組織及翻譯工作,亦藉出版及藝術計劃尋求一種回應社會的藝術及寫作實踐。2023年10月於德國開展「encounters」書店計劃。
劉德欣
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畢業,德國埃爾福特大學威利布蘭特公共政策學院碩士。曾任記者,後任發展援助傳訊工作,現居德國。
余寶茵
文字工作者、策展人。2006至2010年英國Hexham General Hospital藝術家兼策展人,同時在醫院展開研究計劃,見證藝術為社區帶來的正面改變。曾與香港非政府機構合作策劃工作坊及展覽,包括灣仔視集、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
麥穗
一個妄想著自由自在的自由譯者,努力守住對文字、文化的熱情溫度和靈魂。喜歡背包旅行,坐上公車細味在地情懷,討厭美食、景點和打卡指南。
馮靜雯
影視幕後從業員。崇尚真、善、美,喜愛觀察人性心理,了解人類思維,天性八卦好學,對歷史文化藝術知識尤有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