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編者: 黎志添
  • 出版社:中大
  • 出版年份:20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9789882373341
  • 頁數:440

 

內容簡介

本書集結13篇專家學者的論文,深入探討華人廟宇在不同地區的傳承與演變,涵蓋江南(江浙一帶)、閩南和臺灣、香港、粵西及東南亞等地域。結合比較視野及多元方法,本書從田野考察、碑刻、儀式、傳統習俗及地方社會等角度,探討廟宇在社會中的功能和作用,不但涵蓋華人廟宇的方方面面,更覆蓋廣泛的區域,全面展現華人廟宇研究的最新成果,讀者也可以從中掌握和比較不同華人地區中廟宇的特色和發展差異。

 

 

作者簡介

黎志添,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教授、中國文化研究所常務副所長、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亞太漢學中心主任、《道教研究學報》主編及《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總主編。 研究領域包括六朝道教史、天師道經典、道教科儀、清代《道藏輯要》、廣東地方道教史。編著有《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2003)、《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2007)、《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2007)、《香港道教─歷史源流及其現代轉型》(2010)、《廣州府道教廟宇碑刻集釋》(2013)、《修心煉性─〈呂祖疏解無上玄功靈妙真經〉白話註譯》(2017)、《了解道教》(2017)、《道貫嶺南─廣州三元宮志》(2019)、《道藏輯要.提要》(2021)、《香港廟宇碑刻志:歷史與圖錄》(2023)等。

 

 

目錄

序言(黎志添) 

第一章 當代江南的「萬神殿」: 從水鄉成聚到鄉村都市化過程中的文化整合(趙世瑜) 

第二章 清代徽州的圖甲組織與村落儀式(劉永華)

第三章 皇家的大高玄殿與民間的大高玄殿:雙向道上的地方祠神鷹武李將軍(許蔚) 

第四章 福建中部請火儀式及其祖殿信仰研究(謝聰輝) 

第五章 銘刻信仰:臺南興濟宮的「重修與建醮」記事─道教觀點下的古碑今刻(李豐楙) 

第六章 香港地方廟宇儀式研究:道教儀式的廟宇化(黎志添)

第七章 海角儒蹤:儒教的「異鄉」故事(危丁明) 

第八章 英殖民管治時期作為社會控制的《華人廟宇條例》(馬木池) 

第九章 扶鸞在中國地方宗教信仰中所起的作用: 以粵西地區的神廟為例(志賀市子) 

第十章 東亞與東南亞的九皇勝會初探: 節日淵源與歷史內涵(蘇泉銘、郭根維) 

第十一章 「街坊辦事所」:神廟自治組織與英屬馬來亞 華人地方社會(1897–1945) (廖小菁) 

第十二章 殖民治理環境下的柔佛古廟遊神 傳統形塑(1920–1948) (莫家浩) 

第十三章 生與死的連繫:墳山、廟宇、儀式 與新加坡廣惠肇碧山亭(蔡志祥) 

作者簡介

華人廟宇與地方社會

HK$160.00價格
數量
    ​這些書也同樣精彩

    點擊以下 Google 廣告,可以為書店帶來更多收入,多謝你的支持!

    閱讀俱樂部實體店​

    深水埗大南街203號閣樓|星期三至日 14:30 - 18:00

    • alt.text.label.Instagram
    • alt.text.label.Facebook

    ©2025 獅墨書店 Lion's Ink Bookstore 版權所有。

    bottom of page